实见汇文-展现真实之美

(抖音)人在大明当皇孙满朝文武都怕了朱雄英朱元璋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朱雄英朱元璋)全文阅读完结免费

人在大明当皇孙 满朝文武都怕了 是一本古代言情小说,是朱雄英倾心所创,剧情主要随着 朱雄英朱元璋 发展,这本书气贯长虹,构思新颖,朱雄英朱元璋主要讲述的是:“爷爷,您都是大明天子了,整个天下都是您的,这些世家大族,真就....真就....”“难办。真就这么难办。

封面

《人在大明当皇孙满朝文武都怕了 》精彩章节试读

“爷爷,您都是大明天子了,整个天下都是您的,

这些世家大族,真就....真就....”

“难办。

真就这么难办。”

朱元璋眼中闪过忌惮,握住朱雄英的手继续说道,

“大孙儿,不是当了皇帝就能天下间什么事情都说得算,

咱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当上皇帝老儿,

咱他娘的想干啥就干啥,

可是,

当上了皇帝咱才发现,

都没有当乞丐的时候自由自在!”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也觉得是时候了,

开口道,

“大孙儿,爷爷今天就给你讲讲什么是世家。”

朱雄英正色点头,表情中满是认真,

老朱的视野和人生经验,

随随便便说一句,都足够朱雄英受益匪浅,

更何况是朱雄英还不甚了解的世家!

朱雄英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听,爷爷是怎么说的!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语气中满是说不出的意味,

开口问道,

“孙儿,你发现没有,

在史书上对于世家大族的记载是少之又少,而又无处不在?”

朱雄英一愣,

被朱元璋这么一说,

确实如此啊!

在史书上,

皇帝自列本纪,恨不得把一个皇帝祖宗十八代的捯饬干净,

还有皇帝平时生活做得什么丢人事情,

都给你在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

美其名曰,

皇帝失德。

而关于世家的记录,确是不多,

就算大量列传的臣子出身世家大族,也不过是一笔带过,

远没有像记录皇室这般,把祖宗十八代翻的干干净净!

朱雄英不由说道,

“爷爷,是因为皇帝更重要吗,

所以要大着笔墨?

而世家则是通过家中入朝的臣子,直接顺笔一提而已。

其无处不在,又是因为,官员大多出身世家。”

朱元璋一提这事,就忍不住生气,

微怒道,

“大孙儿,你后面说对了。

官员大多出身世家没错,咱这大开科举以后还好点,

之前那些当大官的,除了开国太祖那波人,

其后的哪一个不是家中世袭恩荫的?

但是,

你前面想岔了。

史书上对皇帝的记载看似满是赞溢之词,

其实仔细看看,

若是有啥干的小事,让史官不满意,

人也给你清清楚楚的写上,

那人活一辈子,谁没点干差事的时候?

那史官就说不行,得如笔直书!

可要是全都如笔直书也就算了!

那些记载官员背景的文字,

基本都是夸赞,

什么当地望族,民心所附,积善之家。

他娘的,

可着皇帝老儿就老做错事,那些世家就都是好人呗?!”

朱元璋顿了顿,喝了口水。

朱雄英面带沉思。

确实如老朱说得那样,

他搜索了一下记忆,

在前世看过的史书中,还真就没有说臣子背后的大族是如何如何不好的。

那个个世家大族,都不在其地为非作歹,个个都是道德模范,

这不可能吧!

朱雄英心里急得像猫抓一样,忍不住说道,

“爷爷,您快告诉孙儿,

到底为何如此啊?”

朱元璋把朱雄英又往怀里挪了挪,

低声道,

“因为,这些史书,

都是世家自己写的。”

唰!!!

朱雄英浑身颤抖,

自脚底窜上头顶一阵凉意,

明明天气不冷,

可朱雄英却是冷到了极点!

史书都是世家写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

世家一直掌握着舆论!!!

这就彻底说通了,

为何对于皇帝的记载如此苛刻,皇帝还只能任由如此抹黑,

对于臣子,无论其好坏,

但是臣子背后的世家,

都是公式化的积善大族!

原来,

修史的史官,就不是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

人家都是世家之人!

史官这职位,更是世袭!

就说写下史记的司马迁,其史官身份就是接任的他爹。

相比于皇帝是谁,

他们更要维护自家的利益!

有家无国!

朱元璋继续说道,

“知道为啥史书上武将的黑历史那么多吗?”

朱雄英大脑已经一片空白,

他还真没注意到这个,

下意识摇头道,

“孙儿不知道。”

朱元璋忽然大笑起来,笑容中却满是嘲讽,

对这世界的嘲讽。

“大孙儿,是因为这些武将也都是泥腿子出身啊!

你看那些家中有势力的,谁会把孩子送到战场上拼命啊?!

最多不过是弄去皇陵司那样即清闲又安全的地方混吃等死,

要不就是在军账中指挥镀金,

那些在战场上拼命的都是些泥腿子!

拼出来就是荣华富贵,拼不出来就是一死。

所以,大孙儿你说,

这些文官能瞧得上武官吗?

根本瞧不上啊!

哈哈哈哈哈哈!!!

咱天天就看着他们耍猴戏!

有意思!

真他娘的有意思!!”

朱元璋不由都笑出了眼泪。

而朱雄英兀自怔在原地,

瞬间许多原本不懂的地方都通透了!

为何文武官员水火不容?

文官多是世家出身,

他们读书多,家境好,事事通...完全不需要上战场拼命,只需要运筹帷幄就是了。

而那些以军功上进的武人,

多是泥腿子出身,就连寒门都算不上!

而如今确是同处一朝,

那些文官要说了,

你什么档次?我什么档次?

你们也配和我站在一起?

难怪啊,难怪朝中形势如此!

朱元璋的一番话,

终于帮助朱雄英触摸到了最核心的东西!

世家。

一只永远笼罩朝堂上的大手,

看不见,但是又无处不在。

朱元璋继续说道,

“咱看那些历朝皇帝,应该与咱想的都一样。

坐到龙椅上的一天,咱一下就明白这些了。

除了一个人之外,任何的开国太祖都在与世家妥协。

东周时,

三家分晋,田氏伐齐,鲁国三桓,

无一不是贵族势大,

篡国!

汉高祖刘邦,带着一群泥腿子打天下,

最后没办法还是得大封异姓王,

把皇权分给那些六国贵族。

光武帝刘秀,

呵呵,更他娘的丢人,

身为皇帝,想要丈量天下土地都做不到,

为啥?

那些土地都被世家给吞了,官府账册上没有这些地,

没有便不能收税,

刘秀张罗着丈量田地,就是变相的和那些世家要钱。

最后好了吧,

又是一阵闹腾,这量田的事也不了了之了。”

朱元璋眯着眼睛,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嘲讽,

继续说道,

“东汉末年,汉室衰败,苍生待死。

人人都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张角揭竿而起,称之为黄巾起义。”

朱雄英点了点头,这段历史可谓是无人不知。

再之后,

就是群雄并起,化为三国。

朱元璋继续道,

“张角是好人吗?

咱觉得他就是个好人啊,

官府不让我活下去,我就造反!

参加黄巾军的基本都是穷人,

张角给他们饭,集合大伙要推翻烂透的汉室。

但是被各路诸侯迅速起兵扑灭,

这些诸侯难道不知道汉室没救了吗?

他们知道。

那为啥他们比起恨汉室,要更恨黄巾军呢?”

“因为张角的黄巾军没资格上桌。”

朱元璋重重点头,

“对!

一群泥腿子还想着争夺九鼎?!

各路世家看到这个,能忍吗?

所以一齐把黄巾军剿灭了,

然后他们自己再接着玩。

你说说,

那些东汉末年有名有姓的诸侯,哪个不是大族?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公孙瓒...

也就那个刘备手里没啥东西,

其实刘备不能获胜,

只有一个原因,

没啥世家支持他啊。”

从来没有皇帝说过这些话,

只有老朱,

才能一针见血的拨开历史迷雾,

把人性中最丑恶的东西摊开给朱雄英看。

“再之后,司马氏得到世家支持。

东晋,

世家大权攀升到了极点,

王与马,共天下。

这下皇帝成代言人了,真正权力都掌握在各大族手中。

再往后的唐宋元,也都是换汤不换药。

但是,到了咱这....”

朱元璋眼睛一闪,满眼熊熊燃烧的火,

一股席卷天下的火!

“咱他娘的就是不妥协!

非得把他们都收拾服了为止!”

朱雄英木在了原地,

世家的存在贯穿华夏历史,

寻常普通人根本掺和不进去,

人家要钱有钱,要势有势,

还垄断着文化。

就拿科举来说,

看似给普通人开了条路,其实受益最大的还是大族子弟,

人家讲究藏书,

把书都藏在家中,给自家子弟看。

那些泥腿子想要上进科举,

连本书都没有,

拿啥跟人家比啊?

不夸张的说,

有些东西从出生那一刻就定了。

或许会有一些寒门崛起的异类,

但少之又少,

那么大的基数才出零星几个,

但是世家那边呢?

其成功族人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出普通人!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最真实的世界。

朱雄英忽然想到了什么,

不由问道,

“爷爷,那另一个不和贵族妥协的皇帝是谁啊?”

第90章老大啊,你到底有多少私房钱?

朱元璋闻言一顿,

眼中闪出了欣赏的光芒,

“始皇帝,嬴政。”

朱雄英张大嘴巴。

朱元璋笑道,

“他就是出身贵族,但是他一点不惯着贵族,

咱理解他。

他是个只相信自己的人,

哈哈哈,

对待六国贵族,就跟对待狗一样!

把他们钱全罚了,还逼着他们四处迁徙,

孙儿,你知道吗,

现在老说始皇帝大动土木,劳民伤财,给百姓逼反了。

其实始皇帝大征徭役,大多用得都是六国贵族。

你说他们能不急吗?

推翻秦朝以后,能不往死里黑始皇帝吗?”

朱雄英长叹口气,

他彻底服老朱了。

听着老朱讲历史,就是最纯粹的享受。

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爷爷...”

【滴!检测到宿主签到应天府!发放奖励!】

【滴!检测到宿主签到常府!发放奖励!】

【滴!检测到宿主签到天子寝宫!发放奖励!】

朱雄英瞪大眼睛,愣在原地,

系统延迟这么大吗?!

自己都绕了一圈回来了,它才反应过来?!

要不是它突然来这么一下,

自己都快忘了它是个签到系统了!

【最近休眠中!我下线了!】

不给朱雄英询问的机会,

系统极其任性的下线了。

要不是系统商城多出来的几十万商城点数,

朱雄英还真急了。

“大孙儿?”

朱元璋摇了摇发呆的朱雄英,暗道,

大孙儿老毛病又犯了,

这鸡汤不能断啊!

“爷爷,孙儿没事,就是想事情想出神了。”

看到朱雄英反应过来,朱元璋长舒了一口气,

不由得开口问道,

“大孙儿,你在想啥事呢?”

朱雄英开口说道,

“孙儿在想,

如果将盐厂的经营权下放给允炆和允熥,

这些朝官会如何站队?”

朱元璋自信一笑,

“那还用想,

朝上泥腿子出身的都支持你,

有点背景的都支持允炆。

你本来就得位最正,那些世家都知道,

只要你一上位,

他们必定会势微。

你为了钳制世家,只会更加重武。

武将都是泥腿子,

再加上你和常家的关系,

他们不挺你挺谁?

而允炆若是继位,

得到世家力量扶持,

那就得压制武将呗,要是压制武将还不够,

那就得削藩了。

对他这些亲叔叔们动手。

不过,这个应该不可能,

咱看允炆这孩子心里还是有家里人的。”

朱雄英挠了挠头,

可以说,

除了对朱允炆的判断稍微有些加上了亲情滤镜,

其余的推断都精准到了极点。

朱元璋心里啥都明白,朱允炆从来都不是朱元璋的最优选择,

也难怪朱标死后,一直拖到了最后一刻,

朱元璋才把朱允炆的身份扶正。

就真如吕氏说得那样,

老朱也没得选啊!

只不过,

朱雄英的存在成为了最大的变数!

朱元璋咧嘴一笑,

“有允熥帮你挡着,咱放心。

允熥若真是如你所说,也不是凡物啊!

他娘的,咱看了一辈子的人,

竟然眼皮底下的孙子没看透!

还真以为他是平庸无能之辈,

可是咱现在倒过去一想,

如果只是凡物,如何能顶着这身份在深宫中做到那么不起眼?!”

朱元璋眼中欣慰,

“假以时日,允熥也会是你的极大臂助。

这小子还得成长,咱帮着捶打捶打!”

朱雄英说道,

“爷爷,允熥可经不起折腾啊。”

朱元璋眼睛一瞪,笑道,

“他有啥经不起折腾的,你看他这不活得挺好的?”

朱雄英一想也是。

朱元璋继续说道,

“有个允熥也好,

不然的话,你那边真缺这么一个人,

咱看着蓝玉天天给你们出谋划策,咱就牙疼!

可是,文官那边适合你的谋主又没有,

打虎亲兄弟,

允熥若是能成为你的谋主,就再好不过了。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么足够的时间,让他成长起来。”

爷孙二人正聊着,

影七的声音响起,

“陛下,殿下来了。”

朱元璋眼睛一闪,

“让他进来吧。”

等到朱标推门进来的时候,朱雄英已经易容完毕,

坐在了末位。

见到黄先生,朱标不由得眼睛一亮,

同时心里更加确定,

父皇和黄先生早就掺和到一起去了,

“父皇。”

随后,朱标朝着黄先生点了点头,

说道,

“黄先生。”

朱雄英躬身行礼,

“参见殿下。”

朱元璋挥手招呼,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过来坐。”

朱标大步走过去,坐了下来。

朱元璋问道,

“啥事?”

朱标面露难色,不好意思的看了眼朱雄英,

随后看向朱元璋,

开口道,

“父皇,儿臣想着能不能再设一盐厂?”

朱元璋闻言暗道,

这个大傻儿子啊!

朱标见朱元璋不说话,

挠了挠脸,

继续道,

“父皇,这个盐厂不用像常府的那个规模那么大。

就是弄个小的,让允炆也去练练手。

父皇您放心,一切出资都儿臣来弄。”

朱...“你不知道咱最恨经商的?”

朱标苦笑一下,

说道,

“爹,允炆不下场,就是让他练练。

朝堂的事他还小,掺和不进去,

儿臣想着,

此事也无什么不妥。”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这老大都不知道雄英还活着,

他恐怕也意识到自己没得选了,

只能开始培养朱允炆。

哪怕朱标很不想这么做,

但,大明江山总得有人来坐吧!

朱标整天受着夹板气,

憋屈的很,

可还没一点办法!

朱元璋开口道,

“老大,不如跟咱实诚点。”

朱标又是苦笑一下,

“爹,啥都瞒不过你。

其实孩儿整日批阅政事,无暇教导允炆和允熥,心里一直有愧。

再加上之前那次,下手确是有些重了,

我想着我也是当爹的,咋都该弥补弥补允炆。”

朱元璋眼睛一瞪,

“你想弥补你儿子,自己想招去!

别借花献佛!”

朱标无奈道,

“爹,我这不是想不出来办法嘛!”

朱元璋脸上现出挣扎的神色,

朱标一看有戏,

不由得趁热打铁道,

“爹,就让允炆练练手,

况且这个新办的盐厂,是官府专营的,

也不算是经商!

这孩子咋都得练练啊!”

朱元璋沉默半天,最后长叹了一声

“唉,罢了。

就让允炆做做试试吧...”

朱标脸上一喜。

“但是!”

朱元璋话锋突然一转,

“咱这盐业不是给小孩过家家的!

若是不挣钱,立马撤掉!”

朱标应道,

“这是肯定的!”

朱元璋继续道,

“咋?

你让允炆拿专营盐厂练手,就不让允熥练手?

当爹的,不能偏心成这样吧!”

朱标闻言,愣在原地,

眼神复杂的看向朱元璋,

他此举的深意,父皇怎么可能不明白?

给朱允炆练手,

是为了以后让他继位国储做准备,

而朱允熥早已经在父皇心里被淘汰了,

如今父皇又说这话?

难不成又对允熥改观了?

朱标猜不透老朱咋想的,

但是朱标很听老朱的话,

便咬牙道,

“行!让允熥也试试!”

朱元璋眼中笑意一闪而过,

“也是你掏钱?”

朱标咬牙咬得更狠了,

“当爹的,没办法,

也是我掏!”

朱元璋眼中笑意更甚,

“听说常府那场地也是你给的。”

朱标意识到不对劲了,硬着头皮说道,

“是孩儿的。”

朱元璋身子前倾,

“老大,你挺有钱啊。”

朱标都快哭了,带着哭腔说道,

“爹,这次之后就真没了!”

“真没了?”

“真没了!”

“咱不信。”

朱标脸上刷一下毫无血色。

他明白了,

今天不出血是肯定不行了!

朱标咬牙道,

“爹,您就说多钱吧。”

朱元璋笑道,

“咱是你爹,哪有管儿子要钱的道理。”

朱标幽怨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说道,

“咱之前给你那把天子剑,你也不用,

就给咱拿回来呗。”

朱标瞪大眼睛,

我是不用剑,

但爹,您也用不上啊?!

再说了,

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往回要?!

老朱这是把自己当钱庄了?!

要不是朱标知道自己稳得不能再稳,

还真以为老朱此举的深意是要废了自己呢!

不过,

不掏钱是最好的。

这把天子剑也是爷俩左手捯右手。

朱标点头道,

“行,孩儿一会就拿来。”

“现在就拿来吧。”

朱标没想到老朱这么急,

应下,

起身回宫拿剑。

朱元璋朝着朱雄英,

笑道,

“大孙儿,

你这一身本事,没把佩剑也不成。

这把天子剑可是个好东西!

你留着防身!”

(和大家说一下剧情发展,

我不会为了水字数,

把朱雄英现身,朱雄英复明,铲除吕氏,分成三个事件去处理。

为了整本书的节奏,

这三件事会作为一个大高潮出现,

请大家多些耐心,

不然的话,没有相应的故事线在前铺开,

这个大爽点肯定是不够爽的。

按照现在的更新速度,

下个月差不多就是这个大高潮到来的时候。

这也是朱雄英苟住发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大事件。

我肯定有很多下笔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我也会尽最大努力回报大家!

跟大家保证过的事,我都会去做!

评价1317,破两百,

加一更。

礼物数破五百,

加五更。

加更:4。欠更:7(坚毅的眼神!)

加更规则:两百五星评价加一章,一百个礼物加一章)

第91章朱允炆和朱允熥,走上决斗场!

(前排:明天十更。

不着急的可以留着明天中午一起看,直接小五万字。)

朱雄英笑道,

“谢谢爷爷。”

一听这把佩剑的名字,就不似凡物。

况且,

还能从老爹手里白嫖,

一下把佩剑衬得更加珍贵了!

别人手里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朱元璋一看把大孙儿哄开心了,自己也乐了,

“这把佩剑细长,配你易容过后的体型正合适。

但若是可爱的小雄英,就显得有些大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

听到朱标的脚步声后,朱雄英将脸上笑容一收,

又恢复到了平静的状态。

朱标拿着一把玄色剑鞘的细长佩剑,大步走了进来。

交给朱元璋。

“父皇,给。”朱元璋嘿嘿一笑,将玄色剑鞘握在手中,

唰得一下拔出天子剑,

一阵剑鸣声响起,宛若龙吟。

在拔剑的那一瞬间,

朱雄英的天赋【望闻问切】迅速启动,

原来望闻问切不止能用于生物上,

就连死物都可以用上,

这把天子剑受大明供奉,

早已与大明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此把剑,斩人不多,

但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

一股尊贵无比的气息从剑身上漫出,

任何一个人都知道,

这是把绝世神兵!

啪!

朱元璋收剑,放到了一旁,

说道,

“行,还是这么锋利!

那咱就收着了啊。”

朱标沉默。

朱元璋看向朱标,

“那你就去张罗盐厂的事吧,

咱只是允许,

允炆和允熥办盐厂,

但是别耽误官府的制盐生意。

人和地,你们自己张罗,

干好干坏,你们自己承担。”

朱标会意,

认真点头道,

“知道了,爹。”

朱元璋挥挥手,

“行,你去吧。”

朱标有些无奈,这不是溜自己玩呢吗?

非得折腾自己一趟去取剑!

但,

朱标也不敢开口抱怨,

只能朝朱元璋行礼退下。

又看了眼朱雄英,说道,

“黄先生,那孤就走了。”

朱雄英起身行礼,

“殿下慢走。”

等到朱标走远后,朱元璋忙不迭的把天子剑交到朱雄英手上,

与其他家长不同,恨不得自家孩子离这些凶物越远越好,

老朱反倒是鼓励自家孩子多握刀枪,

此等兵器,就是给人用的。

如果连兵器都不敢碰,驾驭不住,

如何能驾驭住人呢?!

所以老朱家这几个儿子,

个个武运昌隆。

这是自小就练出来的。

“大孙儿,快舞两下,试试咋样?”

朱雄英接过天子剑,

一握在手中,就有种宿命相连的感觉。

天子剑在剑鞘中发出长鸣,

迫不及待的被朱雄英拔出。

朱雄英握住剑柄,

老朱兴奋的看了过去,

朱雄英迟迟没拔出,他有种直觉,

如果拔出来的话,

声势实在太大了。

朱雄英解除易容,笑道,

“爷爷~孙儿还是先不拔出来啦~”

朱元璋眼睛一闪,明白了什么意思。

朱雄英这是怕把整个皇宫都横切了。

虽然,

老朱也不知道大孙儿能不能做到这种地步,

但就是有种很危险的感觉。

朱元璋也不多问这事,只是开口道,

“爷爷给你的礼物喜欢不?”

“喜欢~”

一看到大孙儿是真心喜欢,朱元璋别提多开心了,

乐得胡子直颤,

随后朱元璋开口道,

“等咱再想想,老大那有什么好东西,

到时候爷爷再送给你!”

(朱标:???)

“谢谢爷爷~”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可爱的模样,心都快化了,

忙不迭的亲了朱雄英几口,

“哎呦,爷爷的好大孙儿怎么这么可爱呢?”

太子寝宫

朱标推门而入,

吕氏拉起朱允炆连忙起身,

开口道,

“殿下...”

朱标叹了口气,

“这事父皇点头了。”

吕氏强压住心头的激动,声音颤抖道,

“多谢殿下!

这下允炆可就能好好干了!”

朱允炆没有感情,全是演技,扑到朱标的怀中,

“谢谢父王!”

朱标把朱允炆抱起来,看向朱允炆脸上还没有消散的淤青,

不由心中一紧,

当时下手这么狠吗?!

朱标用手蹭了蹭朱允炆的脸,

看向吕氏,

说道,

“把允熥也叫来,我有话说。”

吕氏心里咯噔一下,

但也没有傻到开口去问,

应下,

“是,殿下。

臣妾亲自去叫允熥。”

“嗯。”

不一会儿,

吕氏就拉着朱允熥的手回来了。

朱允熥表情木讷,

看的朱标不由连连叹气,

这孩子怎么一点不像他妈呢?

再一想到,吕氏从来都只唤自己殿下,

朱标就不由得想起了常氏,

常氏的模样在朱标脑中清晰的记得,

那一日,

两人于月下漫步,

常氏是何等的楚楚动人!

自己多么想亲一下这个美丽的女子,

朱标现在还记得,

亲下去的那一瞬间,

一个大耳贴就扇过来了,

自己捂着脸,满眼惊恐,

常氏撸起袖子,深情的说出了一句话,

“朱标,你是不是想死?”

从那一刻,

...而眼前的朱允熥,整日跟闷葫芦一样,

与那活泼好动(指手痒难耐,想要打人)的常氏完全不同。

朱标放下朱允炆,蹲在朱允熥身前,

看着这张与朱雄英七八分想似的脸庞,

不由得心中一疼。

朱标认真是一字一顿的说道,

“允熥,皇爷爷让你负责经验一处盐厂,

虽然规模不大,但你也能上手做做,

好好干,

爹爹知道你一定能干好的。”

吕氏不由瞪大眼睛,死死盯着朱允熥,

朱允熥自己进城,

被常茂又送回了宫里,

闹得现在宫内人尽皆知,

皆以为吕氏对朱允熥不上心。

让吕氏的名声在宫内陷入了谷底,

另外,

吕氏派出的暗哨都被弄死了,

吕氏一度怀疑朱允熥真的有看起来这么普通吗?

但是,

吕氏真的看不出一丝破绽,

朱允熥永远表情这般怯懦木讷。

如果他是演出来的话,

那就太可怖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

“知道了,爹爹,

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朱标揉了揉朱允熥的头,

笑道,

“好孩子。”

说着,

又不由得在心中叹口气,

如果朱允熥是个有才智的孩子该多好啊。

朱标发现自己,

在感情上,还是更倾向于常氏与自己的孩子。

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吕氏在一旁眼神复杂,但也完全插不上话,

她了解朱标,

朱标远没有看起来这般仁和,

这也是个有手段有头脑的狠人。

平时玩玩小花招也就算了,

但在这件事上,

吕氏还真不敢开口。

朱标拉过朱允炆,

一只手拉着朱允炆,一只手拉着朱允熥,

开口道,

“皇爷爷就对你们一个要求,

那便是让盐厂盈利。

而且要做事正,

其余的就没什么了。”

朱标在心中暗道,

父皇的要求简直是放宽到了极点,

盐厂盈利?

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就算这两个皇孙什么都不做,

这盐厂也是盈利的。

恐怕父皇也是存着心思,

这两处盐厂的收支就当作皇孙的平日用度了,

所以老朱才说要两人经营个小盐厂。

朱允炆闻言两眼放光,显然肚子里已经有了好几套让盐厂盈利的方案了。

朱标见状,不由笑道,

“允炆,看起来你挺有信心啊。”

朱允炆重重看头,

“父王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皇爷爷和父王失望的!”

朱标笑了笑,

对于朱允炆的智商,他还是放心的。

朱标看向朱允熥,嘱咐道,

“允熥,盐厂要想经营好,

你需要做什么?”

朱允熥想了想,

小心翼翼的说道,

“父王,要用好人。”

朱标眼睛瞪大,显得惊喜至极,

不由笑道,

“对!用好人!

这我就放心了!”

吕氏在一旁面色复杂,

人在大明当皇孙满朝文武都怕了 by朱雄英精彩又独特的魅力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小说很精彩,值得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