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见汇文-展现真实之美

热门小说分享朱元璋第十八子最新章节全本免费阅读_朱元璋第十八子全本免费言情小说

朱元璋第十八子书中的两位主角是 朱元璋朱拓 ,由网络大神朱拓编写而成,这本书百看不厌,构思新颖,朱元璋第十八子的简介是:陛下在释放什么信号?“黄大人,您身为太傅,本就有辅佐皇太孙的职责,如今面对这样的境地,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在风起云涌的京城中,作为皇太孙一派的官员,不约而同的聚集到黄子澄的府邸,询问他的意见。工部侍郎张昺叹口气,说道:“大明初立,陛下便大肆分封藩王,大明的大半国土都封了出去。

封面

《朱元璋第十八子 》精彩章节试读

陛下在释放什么信号?

“黄大人,您身为太傅,本就有辅佐皇太孙的职责,如今面对这样的境地,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在风起云涌的京城中,作为皇太孙一派的官员,不约而同的聚集到黄子澄的府邸,询问他的意见。

工部侍郎张昺叹口气,说道:“大明初立,陛下便大肆分封藩王,大明的大半国土都封了出去。长此以往下去,藩王实力越发恐怖,而大明朝廷的实力不断衰弱,恐会上演汉初七国之乱的景象啊。”

如今的庙堂氛围,确实有些诡异。

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九年,即将迈入到洪武三十年了,也就是说,当今天子执政将近三十年了,这位从放牛娃一路拼杀到九五之尊的帝王,差不多到了皇帝生涯的末期。

他快要到了古稀之年。

在这将近三十年的执政生涯中,大明的实力在稳步上涨,疆域、人口、军事、财富齐头并进,现在的大明,就像是一个六七岁的少年郎,迎着朝阳,浑身洋溢着昂扬的姿态。

而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最麻烦的事情,就是在朱元璋执政时期,关于各地藩王的事情。因为朱元璋威望高,他能够压制住国内的各个势力,他无论采取什么政策措施,都能够推行下去,全国各地的藩王都听他号令。

可是当今天子去世了呢?

谁还能压得住这些藩王?

所以,这些文臣武将聚集在一起,一同商讨,如何让陛下能够削藩,削弱各地的藩王实力,增强大明朝廷权力,以便日后权力平稳过渡。

“供养藩王太侈,对于大明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布政使谢贵开口说道。

“现在不是考虑供养藩王的问题!”张昺看着屋内所有人,皱眉道:“是如今的陛下,心中有了易储的想法。诸位,你们心里都明白,皇储一事对于我们有多么重大。”

闻言,屋内的众人心中一惊。

“张大人,您莫非是在危言耸听吧?不过是京城的一些流言蜚语,何必放在心上呢?”

“是啊,皇太孙性情温和有教养,又是嫡长子,按照宗法规矩,无论如何也要立皇太孙为储君的。”

“对,皇长孙是咱们心目中的仁君,陛下不会更换储君的。”

年轻的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从小就系统的接受了儒家教育,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是这些文武大臣眼中最好的仁君典范。

他不像雄才大略的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戮功臣。相反,他见到那些有才能的贤士,会主动躬身行礼,每个有才能的人在他这里,都会受到重用。

他虽然没有治政经验,缺乏治政魄力和手腕,但是这些大臣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朱允炆一定会成为仁君的。

所以,他们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朱允炆。

而他们齐聚在黄府,就是想询问黄子澄的意见,黄子澄可是朱允炆的老师,在这件事情上,好歹能拿出一些主意吧?

黄子澄脸色很冷峻,说道:“你们不要臆测,或许陛下没有易储的想法。也别动不动就上书,若是惹恼了陛下,咱们吃不了兜着走。”

“万一陛下有易储的想法呢?”张昺瞪着眼,大声问道:“那咱们这些人怎么办?皇长孙又该怎么办?难不成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肃王走上皇位?”

“绝不可能!肃王性格乖张,眼下又惹了大事,整个京城都传的沸沸扬扬,要是他登上了皇位,那恐怕要让全天下看笑话了!”

“对,肃王何德何能?论品性,论能力,论地位,怎么和皇太孙相提并论呢?”

众人议论纷纷,思考着这件事的解决办法,有人提议道:“要不让皇长孙去找陛下?”

听了这话,黄子澄一口否决道:“绝对不行,皇长孙不能出面,要不然陛下会认为,皇长孙心中怨恨肃王,故意给肃王难堪。对于陛下来说,手背手心都是肉,决不允许看到后代不和睦。”

按照张昺的想法,那就是趁肃王病,要肃王命!

联络所有文武大臣,一同攻讦肃王殿下。到时候,皇帝朱元璋为了平息舆论风波,也会稍稍贬黜肃王,削弱肃王的实力。

只要肃王实力被削弱,那就不足为惧。

而黄子澄的想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如今的天子可不是什么仁善之人,要是把他逼急了,说不定还会再来一次大开杀戒,复刻当年的胡惟庸一案。

“只要肃王身上有这个污点,那他就不可能成为储君,所以咱们不必动,静观其变就行。”黄子澄说话斩钉截铁,不同意这些人擅做主张。

而张昺在黄子澄的惊愕眼神中,发表了反对意见。

“诸公!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张大人!”黄子澄紧紧看着他,嘴唇微微抿着,提醒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肃王只是犯下一个小错误,没必要穷追猛打,得饶人处且饶人!”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张昺嗤笑一声,嘲讽道:“黄大人,您是皇太孙的老师,不是肃王的老师……什么时候,您开始帮肃王说话了?不会是两边下注吧?”

黄子澄冷哼一声,表示反对,又说道:“我只是提醒你,别适得其反!”

张昺不屑道:“黄大人,国家有事,正是需要我等出力的时候。如今机会就放在我们面前,若是扳不倒肃王殿下,那咱们还算什么大明官员?”

黄子澄眼神复杂,叹口气道:“你不了解陛下的想法,现在京城已经起风浪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其中,连个尸体都不会留下。”

“我不了解?”

张昺十分狂傲,大声道:“我祖上是渔夫出身,我怕风浪大?风浪越大,鱼越贵!”

第244章朝议

“众位爱卿请平身。”皇帝朱元璋坐在鎏金龙椅上,穿着赤金色龙袍,一脸肃色的说道。

随着朱元璋的话声落下,众多朝臣直起腰。

在早朝上,面对朝臣们提出的奏章,朱元璋有条不紊的处理起来,无论是什么事情,他处理起来都游刃有余,丝毫不费力气。

而将政务处理完后,朱元璋扫了一圈,说道:“前些日子,肃王朱拓出了一桩丑事,让皇室蒙羞,朕令蒋瓛彻查此事,如今已经调查清楚。”

“蒋瓛,上前来,将事情经过说给各位爱卿听。”

蒋瓛立马上前,俯身行礼后,面朝各位大臣,说道:“经过锦衣卫认真调查,肃王朱拓是被冤枉的,先是被道士夏京蛊惑去潇湘院,又在潇湘院遇到了李景隆。”

“之后,肃王喝的那杯酒水被下了药,于是肃王便中了招。这些事情,全都是胡人所为,他们一行潜入京城,就是为了向肃王复仇。”

蒋瓛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朝臣们脸色各异,认真的听着,从蒋瓛的话语中得知,肃王殿下确实被冤枉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各位爱卿,如今事情已经查清楚了,那些胡人尽皆伏诛。朱拓那小子虽然顽劣,倒不至于做下这样的事。今后啊,也不用揪着这件事不放了。”“是,陛下!”

户部尚书卓敬大拜:“臣早就觉得此事有蹊跷,臣之前与肃王殿下接触过,肃王殿下的为人……呃,应该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礼部尚书张智也很高兴,毕竟现在肃王还是礼部的人,要是肃王出了什么事,他礼部也跟着遭殃,于是说道:“赖陛下之福,还肃王殿下清白。”

众多官员纷纷开口,上座的朱元璋将官员表情尽收眼底,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

“陛下,臣有奏!!”

朱元璋一愣,转而看向话语传出的方向,询问道:“你有什么奏啊?”

张昺认真的说道:“陛下,臣要弹奏肃王殿下,肃王殿下身为藩王,如今逗留京城已有一年之久。另外,也因为肃王势力过大,这才招致贼人报复,臣上奏,请削肃王权利!”

那一刻,整个朝堂都变得寂静了。

所有大臣都呆呆的看着张昺,欲言又止。这可是第一次,在朝堂上明目张胆的提出削藩的想法。

黄子澄盯着他半晌,最后只是叹息。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死死的看着张昺,沉默了许久,说道:“朕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张昺不愧头铁,历史上这家伙被朱允炆派去监视燕王朱棣,结果不幸被捕,对着燕王朱棣高声道:“吾宁可断头死,也不做易主之臣!”

然后从容赴死。

张昺慨然道:“陛下,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还请削弱肃王权势,还有那些藩王,也请陛下逐一削弱。”

朱元璋冷声道:“朕耗费心血建立大明,数十年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难道朕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荫福也不行吗?”

张昺抱拳道:“臣能理解陛下的拳拳爱护之心,但是臣想要告诉陛下,如今的肃王殿下,已然具备了谋逆造反的根基。”

众人:“…...“你什么意思?”

张昺深吸一口气,继续奏道:“肃王身为藩王,本就有岭南一地,如今岭南又控制了安南,岭南一地加安南一地,民众百万,兵甲十万……”

“臣每每想到此事,便不寒而栗!”

“另外,肃王朱拓又在京师督造火器,引入了工匠,还圈了上万亩的田地用于实验。所以肃王只要有心,完全可以私藏一批军器,甚至是火器火炮!”

众大臣只觉得,张昺实在是太猛了,简直就是把肃王按在地上摩擦啊。

“你觉得朱拓那小子,会造朕的反?”

“不会!”张昺很爽快的说了一声,但又说道:“可是肃王有如此恐怖的实力,实在是令人不安啊!”

“令谁不安?”朱元璋步步紧逼。

张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

黄子澄见状,暗叹一声,上前说道:“启奏陛下,令朝中大臣不安啊,臣设身处地的站在肃王位置上,替肃王研究了一下造反方略。”

“肃王圈了一万多亩田地作为火药试验场,私藏一些火药也就顺理成章了。若是等祭天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出了城,肃王事先埋下了火药。”

“等到火药一爆炸,肃王便率领亲兵攻打宫门,汤和是肃王的岳父,他在军中威望很高,肃王倘若借助他的权势,未必不能成功。”

“而且到那时候,岭南率领一支部队,趁着天下大乱直扑京师,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大明就落入了肃王的手中……”

众人:“……”

他们怀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黄子澄和张昺,分明是肃王的死对头啊,今天竟然尽心尽力帮肃王想造反策略。

而且这造反策略听起来……确实非常具备可行性。

“妖言惑众,凭空诬陷!”户部尚书卓敬皱眉道:“你们说的这些,不过是莫须有罢了。”

“对,肃王对大明忠心耿耿,何曾有过谋逆的想法。”

张昺反驳道:“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

“你这是挑拨皇家关系,当诛!”

黄子澄开口道:“卓大人,张大人也是为了大明好,你有什么资格治他的罪?”

一时间,朝堂上吵了起来,好不热闹。

“好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声音在大殿中不断回响,下方的朝臣们顿时鸦雀无声,抬起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群臣都看得出来,陛下非常的愤怒。

朱元璋愤怒的时候很平静,宛如暴风雨般的宁静。对于这位陛下而言,天底下没有太多在乎的东西,而他唯一最在乎的,就是这大明江山的延续。

张昺虽然头铁,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信,因为对于如今的陛下而言,他是最希望见大明江山永存的那个人。

而大明江山要想一直延续,就必须保证朝局的稳定。

简而言之,为了皇位正常交接到朱允炆手上,朱元璋就必须要舍弃父子亲情,亲手处理肃王朱拓。

第245章干一票大的!

大朝议后,朱元璋便在文华殿召开小朝议。

朱元璋看着文武大臣,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朕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出去戍边,儿孙手捧城墙,形成了以应天城为主体的拱卫之势,如此可保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

“你们现在请求朕处置朱拓,如此一来,朕的其他儿子们该心寒了,又怎么能尽心尽力的为国尽忠呢?”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元璋虎视眈眈的看着张昺,冷声道:“张爱卿,你刚才说那番话,是在离间皇家亲情吗?”

张昺脸色不变,解释道:“陛下,如今的藩王都有甲兵、革车、卫队,各自拥兵自重,他们没有异心还好,要是有了异心,联合起来,朝廷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英武的脸色露出笑容,说道:“既然如此,朕认为更要笼络各地藩王了。这样吧,朱拓的生母为周妃,本来是后宫妃嫔,但朕感念她当年之情,打算追封她为贵夫人。”

“陛下!!”

这下子,朱元璋的话可就捅了马蜂窝了!众多大臣立刻跪在朱元璋面前,神色惶恐!

“周妃已经去世多年,如今陛下却要追封她,这是什么道理?”

“是啊,陛下,尊封后宫妃嫔自有祖宗宗法,又如何能任意妄为呢?”

一听朱元璋说这话,朝臣们都坐不住了,追封妃嫔本身没问题,可是追封肃王的生母,这就是大问题了,这是在向朝廷释放什么信号?

再说,肃王的生母本来是普通妃嫔,但是一旦追封为贵夫人,那肃王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虽不是嫡系,但也差不多了。

因为后宫的结构一般是皇后、贵夫人、妃嫔、世妇……

陛下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顿时看向礼部尚书张智。

礼部尚书张智口中苦涩,但还是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陛下乃天下正统,而后宫之事是陛下的家事,陛下感念周妃,可以提高谥号。”

“张智,你这个奸贼!”

张昺愤怒的看着张智,骂道:“你身为礼部尚书,本就应该恪守礼法,规范君王行为,如今却一味地奉承。呸,你就是个小人!”

张智朗声道:“不过是妃嫔的谥号而已,张大人何必上纲上线?”

张昺胸膛起伏,这看似是当今天子迈出的一小步,却是大明朝堂迈出的一大步!

朱元璋第十八子 免费阅读,这本书脑洞清奇,脱离套路,备受广大书友追捧,值得一看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