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见汇文-展现真实之美

新书推荐李慎李世民李慎李世民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_李慎李世民(李慎李世民)免费阅读全文章节

李慎李世民 的主人公是李慎李世民,是作者李慎写的一本历史类型的小说,这本书一气呵成,身临其境,李慎李世民的主要内容是:秦琼观察一个侍卫站在那半个时辰一动都不动,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假人呢,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几名将官模样的侍卫巡查而过。这足以看出李世民对李慎的信任有加。要不然怎么可能让李慎王府的侍卫负责警卫工作呢。程咬金更是想上去看看他们的装备却被秦琼给拉住了。每个人都有秘密。

封面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 》精彩章节试读

秦琼观察一个侍卫站在那半个时辰一动都不动,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假人呢,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几名将官模样的侍卫巡查而过。这足以看出李世民对李慎的信任有加。

要不然怎么可能让李慎王府的侍卫负责警卫工作呢。

程咬金更是想上去看看他们的装备却被秦琼给拉住了。每个人都有秘密。“二哥,你看纪王府的侍卫的装备应该都是精铁打造的吧,这纪王真是财大气粗啊。养活这支队伍一年花费不菲啊。”程咬金看着都流口水。“知节,不要只看装备,装备只是外物起到辅助作用,你看看这些侍卫是不是跟我们的十六卫不一样。”秦琼提醒程咬金道。“我看就是装备好一点,站的直一点而已”程咬金最关心的还是装备“你回去让将士站半个时辰看看到底能不能一动不动,王府的侍卫军纪肯定很严明。

而且你看他们的站位,你我都是做过陛下禁卫的人,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应该是纪王专门训练出来守护自己的。”秦琼对程咬金这个大老粗解释

“这纪王这么怕死”程咬金小声嘀咕“我都怀疑你是怎么当的将军,这些排兵布阵都看不出来,二哥都说过多少次了要多读书。”尉迟敬德在旁冷嘲热讽“哼,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能比我强哪去。就你还多读书呢。你跟我老程谁也别说谁。”程咬金不愿意了。“行啦你俩消停一会吧。”秦琼发话了这俩滚刀肉也消停了。

不过很快程咬金就注意到跟着李慎和李世民的侍卫里有几个人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类似箱子一样的东西。于是问秦琼“二哥,你看那几个人手里面拿的是什么东西?”秦琼仔细看了看。摇头道“看不出来,好像是一个箱子。”“难道是装武器用的?”尉迟敬德猜测“不可能,武器应该随身携带,第一时间就可以拔出。装箱里太耽误时间了。”秦琼说道“在这猜什么,我们去问问不就知道了。”程咬金直肠子直接走向李世民那边走了过去,秦琼想拦都没拦住。

李慎正跟李世民坐在亭子里解释什么是手术,就看见程咬金走了过来,后面跟着秦琼尉迟敬德等几个武将。程咬金走进亭子直截了当就对李慎问道:“纪王殿下,我想问一下,这几个人手里拿的箱子究竟装的是何物。”说着指了指李慎身边的一个侍卫。李慎顺着手指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这是机密,不方便透露。”李慎才不鸟他“这.....”程咬金没想到李慎这么不给面子,满脸通红不知道说什么。李世民也早就注意到了,李慎派两个拿箱子的人跟在自己身边。因为着急李孝恭的病情,也没有问,如今程咬金问起他才想起来。“李慎,这些叔伯都是朕的心腹爱将,不是外人。让他们看看吧。”这么好的收买人心机会李世民当然不会放过。

果然李世民的话让这些武将各个漏入感激之色。

李慎看了看世家官员那边,发现他们都聚在远处才对着旁边的侍卫使了一个眼色,侍卫领会后提着东西的手举了起来,然后突然间箱子打了开来,仔细一看是六个方块连接在一起。程咬金上前用手敲了敲回头说道:“是铁块。”

“错,是钢块”

“阿耶,这是我最新研制的,侍卫随身携带盾牌。六块精钢打造而成,薄而坚硬,轻巧方便携带,打孔用铁环连接。

我用弩箭和强弓测试过,完全打不穿。而且重量只有三十多斤,可有效抵挡箭羽强弩的攻击。只不过因为太坚硬,制造也麻烦。我为阿耶准备了四副,走的时候让李将军带走。”李慎对着李世民开始介绍。李世民上前也用手敲击了一下,然后拿过李安的刀对着上面砍了一刀。仔细一看只有一道白印而已。“李慎,你这可是好东西啊。果然人都说纪王财大气粗。那朕就不客气了。”李世民很满意李慎的孝敬乐呵呵的收下。“殿下你这个中间的缝隙虽然不大不过如果恰巧射中缝隙的话怎么办。不还是一样会受伤,还不如木遁呢。”程咬金看着上面的缝隙说道“卢国公,盾牌是小人举着,如果有箭羽透过不会伤到王爷,...“那你岂不是没命了?”程咬金问道“我们本来就是王爷的侍卫,如果没有盾牌我们也要为殿下挡箭。如今王爷为了我等还特意重金打造了盾牌,已经是对我等的仁慈。

而且不是谁都能够有资格拿盾牌的,很多府上的侍卫都想给王爷拿盾牌。因为如果我们死了会有丰厚的抚恤,足以让我的家人荣华富贵两代,要是孩子有出息还可能入朝为官呢。”侍卫骄傲的说道。

给李慎当侍卫基本都是皇庄的人,李慎给他们田地给他们盖房子,而且给李慎当挡箭牌的基本都会选已经有了后代的。

再加上丰厚的抚恤,让侍卫们都有为李慎挡箭的冲动。“哎,老程我终于觉得这世间还是钱重要,纪王殿下财大气粗,用纪王的话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程咬金终于被李慎的金钱攻势打败了。这一面盾牌价值不菲啊。众人听到后各个莞尔,都觉得程咬金说的好有道理。“出来了。”突然那边有人喊道。李世民等人赶紧站起来往手术室走去。

第131章手术成功

有人发现手术室的门打开,就有人喊了一声。各处的官员则是都围了过去。

孙思邈跟李修为站在门口,呼吸这新鲜空气,二人第一次在活人身上做手术,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孙神医,孝恭怎么样了。”李世民第一个发话。众人也都期待着看着孙思邈“回陛下,治疗很顺利,一切都跟我们预想的一样。不过接下来就看有没有别的事情发生了。

尤其是纪王殿下说的感染,我们已经严格按照纪王殿下说的去消毒了,只是具体能不能挺过来还要看王爷的命了。”孙思邈说道李崇义听后对孙思邈说道:“那我阿耶现在怎么样了。”“麻沸散的药效还没有过,还在昏迷中。应该再有半个时辰就能醒了,就看接下来的三天会不会有感染的症状,现在王爷不易挪动,需要在我这里观察情况。我还要每天换药,你们安排人看守即可。”孙思邈说完就进入手术室收拾东西,并且安排下人把李孝恭抬到客房。

孙思邈用铁盘端着一小节肠子出来跟李崇义说,这是从他爹体内取下来的坏掉的肠子,问他要不要。

孙思邈想的很周到,这个时候的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后都要有个全尸。

宦官的宝贝都是自己收藏等死了一起埋了,看李崇义犹豫,李慎在旁边说道:“大哥,这东西没有用了。本来就是人体内没用的肠子,埋了吧。”于是李崇义就让孙思邈自行处理。

孙思邈还挺高兴。准备研究一下这个是属于发病到什么程度了。众人看到抬出来的李孝恭虽然不省人事不过还有呼吸,程咬金甚至还拿手放到李孝恭鼻子底下探了探说道:“居然真的还活着。这人开膛破肚把肠子拿出来一节还能活着?莫非纪王真的会妖法?”“啪”的一声程咬金被秦琼拍了一巴掌骂道“休要胡说,这是医术。你懂什么。”李慎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秦琼,如今秦琼已经恢复了。可称得上是老当益壮。把李孝恭送到客房,众人也没什么事了。李世民还要回去批阅奏折,李慎则带着护卫负责把李世民送回宫内。

李慎在李世民的马车上,李世民问李慎道:“你皇叔真的会没事么?”“放心吧阿耶。应该没有问题。现在有五成几率康复。”李慎安慰道。李慎知道李世民最害怕的就是身边的老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希望如此吧。”李世民叹息道李慎把李世民护送回皇宫后也回到王府。第二天李慎去看了李孝恭的情况。因为疼痛孙思邈给李孝恭用了麻沸散。

主要是不想让李孝恭乱动,孙思邈给换了药,李崇义一直守在床边。李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后也走了,李慎不知道的是全长安的人都在关注此事。

毕竟开膛破肚这种治疗方法太惊世骇俗了,第三天李慎询问了李孝恭排气的情况。

并且交代一定不要吃东西,只能少许的喝点水。第四天第五天到了第六天的时候李慎终于松了一口气。

并且告诉李崇义可以进食了,不过只能吃流食,多喝一些鸡汤,鱼汤,排骨汤等补品。

少许的稀粥在过三天就可以正常吃饭了,不过一些忌口孙思邈会告诉的。还要开一些补元气的汤药。就这样当李孝恭被送回河间王府的消息传出来后,整个长安为之震动。纪王真的用开膛破肚的方法把人治好了。

很多人都不信,但又不得不相信,李孝恭就活生生的在那呢。于是很多学医的大夫开始前往东山别院,想要请教孙思邈。

这已经是在医学上开辟了新的山河了,完全可以开宗立派了,李慎更是家喻户晓。

李慎不管外界的事情,一心在家吃喝玩乐,每天都有婢女陪着在书房里喝茶,看书、听武媚读话本,享受着春香冬梅的按摩服务。偶尔去东山逛逛,生活很是惬意。

李孝恭开膛破肚的事情,三个月时间里已经变的淡了很多。接近年关朝廷的事情也很多,今天大朝会正在商议国家大事,什么哪里又受了灾,哪里又有邪教出没。还有年底的税赋汇总等等。

今天最让人意外的就是李慎来了,等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李世民喝茶的空档李慎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阿耶。儿前来复命,三个月前阿耶下旨让儿售卖科举用书共计五十四万本已经完成。”“嗯,很好,朕知道这次你可能赔了不少钱,不过作为皇子理应为我大唐做些贡献,钱财本是身外之物更何况你赚钱的本事那么大也不在乎这些。众爱卿朕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李世民笑呵呵...“陛下说的在理,臣最佩服的就是纪王殿下的生财之道,长安如今所有的商人都称呼殿下为财神转世呢。”长孙无忌第一个迎合房玄龄也不甘落后的说道:“正是!我家那两个小子今年的红利每个人都有一万多贯,行为也不再那么浮夸,都是殿下的功劳”李慎却苦着脸对李世民说道:“阿耶说的是。儿有责任为大唐学子们出力。”“好啦,不要那副表情,朕对你还有赏赐,你救活了孝恭,又为读书人做了贡献。朕知道你喜欢两样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地,这样吧东山附近的荒地就都给你了,也有两三万亩呢。怎么也够你的功劳了吧。”

对于李慎李世民是真的不知道该赏赐什么。爵位吧?李慎都是亲王了再往上可就是只有太子跟皇帝了。以后李承乾继位,李慎就是一字王。

赏钱财吧?李慎比内帑还有钱。内帑负责给宗室发俸禄,有时候不够还得韦贵妃出呢。现在也就只有地了,反正东山附近都是荒地有的地方还是怪石林立的。“谢阿耶赏赐。”李慎高兴了还有意外收获呢。

接下来或真或假的大臣们开始夸赞起李慎来。而世家官员也是各个面带笑容,他们收购了接近五十万本的书籍,准备明年在全国各地开始售卖。就算翻一倍都比他们以前卖的便宜,所以肯定能大赚一笔。李慎看着大殿里的官员有的玩笑,有的幸灾乐祸。心道:“你们尽情笑吧,很快你们就会哭的。”

第132章准备收网

看着李慎的样子李世民说道:

“好啦,你下去吧,你不是给贵妃送礼来了么。还有正元节晚上记得回宫,别让朕去请你。”

“是”

李慎答应了一声后出了太极殿带着十几车的东西去了后宫,今天韦贵妃跟李孟姜都在。娘俩正在聊天。

如今韦贵妃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可依旧风韵犹存。而李孟姜也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继承了韦贵妃的美貌和身材,比李慎高一头还多。李慎让下人留了两车礼物是给长孙皇后,其余的都搬到库房去,大多都是绸缎胭脂水粉香包金银器皿什么的。留给韦贵妃正元节送人或者是赏赐给下人的。“母妃你看,这是我让人从江南道特意买来的上等绢帛,因为产量低基本到不了长安。

他们怕作为贡品的话会让他们增加产量,所以都是本地的世家望族自己用,我也是让人去那边花了重金才购买来三匹,留给你和姐姐做几套衣服。”李慎让人把绢帛拿上来给韦贵妃看看韦贵妃高兴的用手摸了摸,然后对李慎道:“慎儿有孝心,不过只要你平安母妃就很高兴了。这一年外面总有一些对你不好的传言,母妃心里总是担心。”“母妃不要担心,我每个月不都来么?他们那是嫉妒儿有本事不用理会。母妃我听说上次韦家有人找你了,你没有见是么?”李慎跟自己母亲当然有话就问“嗯,是韦挺,他现在是代管魏王府的事宜。上次听你说他参与世家对付你。我就没有见他。”韦贵妃说道“母妃,如果我要给韦家一点点教训,你会不会不同意。”李慎看着韦贵妃说道韦贵妃听后也看着李慎,突然笑了。:“慎儿,我虽然也是出身韦家,可你外爷早就过世了,爵位传给你外爷的弟弟,可你二外爷也过世了。我入宫以后也没少帮助韦家,那韦挺能够入朝委以重任就是我多次在你阿耶面前推举的。

如今他们要对付我儿子,就是忘恩负义。只是韦家虽然不是五姓七望,但在京兆地界也是豪门大户,在大唐属于第二序列世家。你如何能斗得过。”什么能比儿子重要。听到韦贵妃这么说了李慎就放心了。他都想好了如果他老妈不同意他也就先忍一忍再说。“母妃,我不是跟他们斗。我只是给他们提个醒而已。”“慎儿,如果你有了计划你就去做吧,如今我已经这个年纪了,以后我的心里只有你和你姐姐。”韦贵妃摸着李慎的脸慈祥的说道感受这韦贵妃的慈爱李慎心里有点感动,皇家也不是都无情的。至少韦贵妃对他是真的宠爱,又陪这娘俩聊了一会,李慎才回了王府。

其实李慎经常去宫内看韦贵妃一是因为怕韦贵妃寂寞,二来是李慎过了十六岁以后就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去后宫了。

就算要去也不能待的太久,毕竟后宫里面很多秀女和嫔妃,闹出点丑闻就不好了。

贞观唯一在后宫长待的就只有李治。李泰都不可以,太子去后宫都得报备。所以李慎想趁着还有几年时间多陪陪韦贵妃。李慎回了王府招来了王玄策。“玄策,该收网了,按照计划行事,印刷厂那边增加人手,正元节过后我们就开始,我要让那些看我们笑话的人哭。”“王爷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马车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准备了三个月,肯定万无一失,一会我就去找仁贵,让他抽调一千侍卫去印刷厂里帮忙。

再加上我们这几个月存起来的,这次应该能够给与世家一个教训了。”王玄策已经跟李慎研究过很长时间了。

要不是王府的钱不够,李慎都准备印他个千万本让全大唐的人都有,反正他印刷的成本很低。就算不认字也给百姓当传家宝留着。“嗯,很好,正元过后也不要停止,一批一批的运往我们在各州的报社,不要让他们有机会,在我们销售的时候第一选择是给商人,距离远的优先供给,我要让大唐短时间内饱和,哼!让他们看我们的笑话。”李慎补充道王玄策则是笑呵呵的说道:“王爷,他们哪里知道我们一共卖出去七十多万本书。赚了几百万贯。大多都是世家的钱。”

“玄策,也不要得意忘形,钱太多也不是好事。明年我们得想办法把钱花出去。这次我估计也要有几百万的进账。太招摇了。等这件事过后我得想个花钱的事。现在我们准备等着收网吧。”钱多不是好事,财帛动人心啊。

正元节李慎带着武媚跟几个贴身的婢女宦官进了宫,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正元节,李世民看着儿孙满堂,心情大好给各个...括号除李慎外,李世民对李慎说了,这些东西都是他这一年来送到大吉殿的。韦贵妃用不完都拉到内帑。所以就没有李慎的份了,李慎也不介意,就这样在欢歌笑语中度过了这个正元。正月初六魏王李泰献上《括地志》,李世民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此书收藏进皇家的藏书阁中,还大肆赏赐李泰,先是绢帛万段,还每月提升李泰的俸禄,数量之多已经超过太子的规格。

为此有一帮老臣极力反对,最后李世民无奈取消了太子出用库物的限制,而且李世民甚至让李泰入住武德殿,被称为第二东宫的武德殿可不是谁都能够居住的。

这个决定引发了以魏征为代表的一批大臣的反对,最终有所醒悟的唐太宗让李泰搬出了武德殿。不过,李世民此举却是给外界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信号。再加上《括地志》的影响,外界都看到了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坊间也传的沸沸扬扬。就在坊间都在猜想李世民是不是想易储的时候,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

第133章李慎好狠啊

就在这时一则报纸上的消息引发了长安的震动。

御史台崔仁智的班房内,崔仁智看着手里的报纸脸色阴沉。今天报纸刊登了一篇标题为《一位皇子的贡献》的文章,里面的内容很简单。

大致意思就是在正元节时,李慎因为犯错被陛下教训了,陛下教导纪王作为一名皇室成员,要心系大唐,不能只顾着自己那点利益。

要以天下百姓为重,天下百姓都是李唐皇室的子民,理应让百姓生活过的更好。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纪王听到陛下的教诲后,对自己以往所作所为自责不已,深感要为大唐的百姓做点实事。

所以从明日起大唐书局将前几天出售的九种书籍上下册合并成一册。并且依旧每本十贯钱出售。也就是说原本二十贯钱一套的书现在十贯钱就可以买到。

文中还说李慎从明日起闭门思过不见外人,要深刻反省自己的恶行,专心治学,等等。“啪”的一声崔仁智看完全文后重重的把报纸拍在桌子上“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崔公此事事关重大,我看还是去魏王府再说吧。”王维取说道“不,王公,还是去你府上。魏王现在深受陛下喜爱,不能让魏王参与其中。”崔仁智还是比较理智的,这件事李世民肯定高兴,如果李泰反对会影响到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正在两仪殿办公的李世民也正在看王德送上来的报纸,对于上面所说的他对李慎的教诲什么,李世民很是满意。

其实这都是李慎自己编排的,不过李世民自己认为肯定是平日里对李慎说的话有了一些作用,而且李慎跟他说过,一本书的成本以后还能做得更低,李世民很期待那个时候的到来。“李安,李慎开始有大动作了,你派几名百骑暗中护住王府。告诉金吾卫宵禁后重点关注纪王府,我担心世家会狗急跳墙。

虽然现在的价格普通百姓可能还是买不起,不过李慎说过以后价格会越来越低,百姓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李世民担心世家会动手,他们以前没少干这事。晚上下朝后世家人齐聚王维取的府上,韦挺则叹了口气说道:“哎~~纪王好狠啊。他这是要跟我们硬拼啊。

我们收购了他近五十万本的书,价值五百万贯。我们每家都差不多七八十万贯之多,如今他半价出售。我们每家最少都要损失四五十万贯。

这可不是小数目,我可不想信他的书籍成本可以低道这个地步,他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那我们先观望观望,看看这么低的价格他能持续多久?”崔仁智道一旁的郑镜思却给出了一个难题道:“不是顶多久,是他要生产多少。如今大唐人口三百零四万户,读书人并不多,科举的人就那么些。

如果他狠心多生产,到时候人手一本。我们的书还卖给谁,总不能等上三两年吧。要知道书籍的存放和保养也是需要大量费用的,况且我们要把近百万贯都压在书上?”“那怎么办?这种事如果我们去弹劾,我保证会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到时候不仅我们会得罪天下的读书人,甚至会牵扯到家族。”崔仁智心烦的说道一直默不作声的卢承庆开口道:“诸位,此事已经无力回天,除非是捣毁印刷厂,这样才能延缓一些时日。

我来之前接到了族里的指示,族长会联络各家的族长商议解决的办法,可能要对纪王做出一点惩罚。”说着卢承庆的手做了一个劈砍的动作。“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等族里的消息吧。”崔仁智无奈的说道韦挺也叹息一声:“只能如此,如果要做就要做的干净,如果没有成功那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现在的纪王还是小打小闹,可如果我们做了,他又没有事,那接下来真不知道他还会用什么办法来跟我们抗衡。

纪王跟那些文臣武将不同,纪王重商,他了解有钱能做很多事情。”就在世家商讨怎么对付李慎的时候,报纸的这则消息已经如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长安,很多本想回本地的商人也都准备停留下来,购买一些书籍再走。

李慎李世民的本章内容就讲解完了,了解更多优质小说内容,就上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