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见汇文-展现真实之美

最新小说田尔耕崇祯张骏文崇祯无弹窗免费阅读全文正版_(张骏文崇祯)全本免费言情小说

田尔耕崇祯 是一本历史小说,是张骏文倾心所创,剧情主要随着 张骏文崇祯 发展,这本书笔下生花,内容丰富多彩,田尔耕崇祯的详情概要:骆养性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他这个人看起来总是给人一种他是个好人的印象。如果脱掉锦衣卫的衣服,还真给人一种邻家叔叔的感觉。他从腰间掏出一把铁锤,另外两个锦衣卫过去像摁小鸡仔一样,腿部压在他的背后,手摁在他的脑袋,将赵长贤给摁在了地上。然后强行将右手拉扯出来。赵长贤吓得发出惨叫声。

封面

《田尔耕崇祯 》精彩章节试读

骆养性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

他这个人看起来总是给人一种他是个好人的印象。

如果脱掉锦衣卫的衣服,还真给人一种邻家叔叔的感觉。

他从腰间掏出一把铁锤,另外两个锦衣卫过去像摁小鸡仔一样,腿部压在他的背后,手摁在他的脑袋,将赵长贤给摁在了地上。

然后强行将右手拉扯出来。

赵长贤吓得发出惨叫声。

骆养性一锤子下去,直接把右手的大拇指给锤爆碎,成了一滩肉泥。

这下赵长贤疼得龇牙咧嘴,发出了杀猪一样的惨叫声。

“陛下!臣是冤枉的……”

骆养性一听这家伙还不讲实话,又是一锤子,捶在食指上。

已经疼得赵大人全身都寒湿了,周围的官员吓得在地上瑟瑟发抖。

“陛下,臣说,臣都说!”

崇祯摆了摆手,骆养性这才没有捶第三下了。

“陛下想要知道什么,臣都说。”“有没有人指示你?”

“没有。”

“为何不推行新政?”

“臣都是为了陛下好。”

又来了,崇祯顿时是暴跳如雷,直接站起来道:“骆养性!”

骆养性又是一锤子下去,直接把手背骨砸裂开,疼得赵大人撕心裂肺的哀嚎,额头上的青筋都暴露出来了。

“臣觉得新政推行下去对臣损失很大,陛下不要打了,臣都说!”

骆养性看了一眼崇祯,崇祯让他一边站着。

崇祯冷冷看着赵长贤,淡淡道:“说,慢慢说。”

赵长贤身体在发抖,他艰难道:“陛下,您的新政确实是仁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诸多实惠,但是对那些有许多良田的乡绅地主来说,无异于是要他们倾家荡产啊!”

“您这样,官员们的收入也会减少许多,大明朝的官员从下面拿钱,一层层往上走,是不成文的规矩,若是按照新政,乡绅们将没有钱给官员,地方官和乡绅的关系会撕裂,所以臣才不赞同新政。”

赵长贤算是把实话全部说出来了。

崇祯道:“你一个知府就敢违抗朝廷的政令,上面没有人给你撑腰?”

若是没有人撑腰,崇祯绝对是不信的。

赵长贤还没有这个胆子。

“陛下,没有人给臣撑腰,都是臣自作主张!”

崇祯目光灼灼盯着他,继续道:“你认为现在东林党还能在朕的朝堂上翻出浪花来?”

皇帝这样无故地说的一句话,咋听起来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实隐含的意思很多。

“陛下误会了,臣并未结党营私。”

“你是担心他们对付你的家人?”

“陛下,臣……”

“只要你说,朕保你家人活着。”

“陛下,没用的。”赵长贤似乎也感觉到自己必死无疑了,也放开了说道,“没用的,您是不可能真的改变什么的,陛下,大明烂了,臣只是其中的一个人,还有无数官员和臣一样的想法。”

“就说收下面钱这件事,哪个官员没有收,难道您全部杀了吗?您的新政现在还只是北直隶的接受到了,其他省呢?北直隶尚且如此,其他省绝对也是一样。”

“天道崩坏了,这大明的天道崩坏了,即便您是天子,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何故如此呢?”

“一旦全国真的强力执行,两京十三省必乱,而眼下大明又有强敌在外!”

崇祯道:“没关系,朕不需要跟你解释,朕不需要别人懂,朕只问你,上面的人是谁,说出来,朕不为难你家里人。”

“陛下,听臣一句,及时收手,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看来朕这大明朝的官员都已经一个德行了,你们就是只管你们的口袋,很好嘛!

崇祯重新躺在椅子上,淡淡道:“拖出去砍了吧,首级传到北直隶所有县城!”

“陛下!听臣一句劝,收手吧,不然后果很严重!”赵长贤大叫出来,不停磕头,“臣也是为了陛下好!”

骆养性直接就把人给拉了出去,在外面一刀人头落地,然后开始安排传首北直隶的事情。

崇祯道:“你叫什么?”

“回禀陛下,臣是保定府同知孙浩然。”

“他做的这些事,你都知道吧?”

“罪臣罪该万死!”孙浩然把头埋在地上。

“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把大明日报报社在保定府建立起来,以后你来做这个知府,朕要新政在保定府落到根下面去,如果做不到,朕就砍你的头,将你全族发配到边疆!你想要什么支援,可以随时奏疏朕!”

这叫什么?

这叫杀鸡儆猴。

崇祯的真实目的是杀人吗?

不是!

真实目的是落实新政啊!

杀人只是手段,这个手段要为目的服务。

用孙浩然原因有二:

一、孙浩然身为同知,对保定府的诸多事情都非常熟悉,让他来强力执行肯定是最合适的,立刻就...二、他有一个把柄抓在手里,他不敢乱听皇帝的话,不然立刻就得死。

孙浩然深吸了一口气,连忙磕头道:“臣多谢陛下信任,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诸位都起来吧,全部都起来,这件事明日便开始办,所有人下乡,不要再坐在知府衙门里了,在这里什么都不知道,一旦下个月大明日报不能落下去,你们所有人的脑袋都得搬家。”

“多谢陛下,臣等不敢辜负陛下的厚望。”

这一夜,崇祯就在这里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官员们已经开始准备,各自分派了任务,准备出发去各个县城里。

皇帝在保定府砍了知府赵长贤的脑袋的事情消息迅速在保定府传开,立刻引起了整个保定府的轰动。

赵长贤的首级先是传遍了整个保定府的县衙,看到自己上司的脑袋的那一刻,所有知县都显得面无人色。

这件事发生的太快,太突然,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一般杀知府都是要经过朝廷的三法司会审定案,出现这种当场斩杀的,除非是战场上因为耽误了紧急军事,才会当场斩立决。

别说砍赵长贤了,皇帝在保定府这个消息就已经让所有人都吓得连滚带爬了。

“传朕旨意下去,北直隶所有县城,凡是三月还没有将大明日报报社落下去,没有将新政宣传下去的,所有知县和知府全部斩立决!”

消息立刻在北直隶传开,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此时,顺天府二十三县,已经有十个县出现暴乱了!

第194章什么叫特么的杀鸡儆猴!

却说崇祯在保定府砍了两颗脑袋,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保定府这下面的官员,你不杀,他们是不知道不办事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你看,这保定府衙门的官员一大早就策马奔腾开始分散四周县城,比找女人还勤快。

再不执行就掉脑袋的消息很快就传下去了。

那么知县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继续不执行,可以拿乡绅的钱,但是有掉脑袋的可能。

二、赶紧执行,虽然收入少了,但脑袋和官位都保住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很显然,正常人现在都会在这两个选择中选第二个。

第二天下午,崇祯就收到了消息:顺天府十个州县都出现了暴乱。

这个消息传到北京城,整个朝堂上下完全炸了。

这还得了!

暴乱都发生在顺天府了。

顺天府是什么地方?

是京师所在!这下把所有官员都急的团团转了。

而崇祯呢?

不嫌事大,直接就在保定府待着了。

原本说好的要去真定府也不去了,真定府的知府不知从哪里得来了消息说皇帝确实是要去他那里的。

结果左等右等,等了几天都没有等来,倒是等来了保定府知府赵长贤的脑袋。

这下可把真定府的知府吓得不轻。

“快快快!快全力传令下去,谁敢不设大明日报,本府就砍了他!”

知府有没有权力砍知县?

当然没有!

所以他们是不会说上面那句话的。

除非是在军务紧急的非常之际。

不然知府绝对没有权力砍知县,即便是吏部尚书王永光来了也没有权力杀人,除非他拿了尚方宝剑。

但现在真定府知府、顺德府知府、大名府知府显然都被一颗脑袋给吓到了。

而且也明确收到了皇帝非常简单明了的消息:凡三月大明日报报社还不能落地,新政还宣传不到位,人头落地。

知府们内心都非常清楚现在下面是个什么逼样。

地主乡绅不愿意接受新政,更不愿意大明日报开业。

知县不愿意接受新政,也不愿意大明日报开业。

好,问题来了。

知府们被夹在火上烤了。

但是,你们以为这样他们就立刻醒悟了吗?

并没有!

这个时候,知府们心头依然还有侥幸心理。

因为法不责众,这是常识。

一旦真的把新政落下去后,自己的收入会减少。

在钱的面前,人们一般会选择冒险。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给了知府们犹豫的勇气,就是顺天府十个县的暴乱。

谁暴乱?

乡绅暴乱了!

这件事几天之内就在北直隶传开了,二月下旬,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北直隶。

京畿之地有人造反了,这简直就是大明朝开国以外的头一次。

应该说,这是历史上也找不到的。

一般暴乱的都从离京师远一点的地方开始,这他丫的直接在天子脚下掀桌子了,确实是头一次见,翻遍史书,好像也就这一次了。

发生了这种扯淡的事,知府们当然就静观其变了。

眼下极有可能朝廷顶不住压力,撤回新政。

一旦撤回新政,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倒是赵长贤白死了!

知府们都这么想着。

此时,真定府的知府曹程就在淡定的喝茶,一种隔岸观火的姿态,甚至还派人送信去了顺德府。

顺德府的知府汤一湛比喝茶还自在,和几个漂亮妹子在床上谈人生,似乎已经完全从被赵长贤的人头的惊吓中回过神来了。

而大名府的知府张福财更是带着一群不要逼脸的当地有钱人去青楼里载歌载舞,俨然一副庆祝的嘴脸。

他们似乎都等着顺天府的“起义”能让朝廷收回“恶政”。

当官的这种心态崇祯知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这第一步,迈出去肯定是很难的,本身就是一场博弈!

是他皇帝与官员的博弈,这第一步必须迈出去,无论杀多少人都要迈出去!

顺天府那帮土财主能造什么反?无非就是花钱雇一些打手来把知县衙门给堵了,然后知县就假装自己很为难,开始唱双簧。

这种小伎俩崇祯在上一世已经用烂了。

他完全不用担心,要知道,他给京卫的命令是,谁阻止新政,一律杀无赦!

什么叫杀无赦?

就是全杀!

至于崇祯为什么不回京师呢?

理由也很简单,他一回京师,那些官员怕是要把紫禁城堵了。

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文官必然根据这个来闹。

他自然不会屈服,但闹得闹心啊!

还不如在保定城待一段时间,而且可以等孙浩然的消息,至少他可以把保定府监督落下去。

但是官员们着急啊,但是又担心暴乱很危险,没人敢跑到保定府找皇帝。

这个局面真是相当搞笑。

几天之后,新一轮的消息又传来了:御林卫、虎贲卫直接动刀子了,各地都死了...这个消息把几个正在风花雪月的知府吓得连提裤裆都不知道怎么提了。

“快快快!快去穿本官的命令,所有县赶紧安排大明日报报社,新政全部往下落!”

最扯淡的是顺德府知府汤一湛,这一日他又在和几个妹子做床上运动,结果听说了这个消息,直接吓得低了好长一段时间头。

在顺天府各个县杀人,这个消息透露出什么?

这还用猜?

朝廷不会收回政令了!

皇帝已经开始用刀子告诉所有人:没得商量!

那么现在成为惊弓之鸟的知府们也有两个选择:

一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管了,三月之后再看,说不定京城的大佬们因为顺天府暴乱的事和大佬们抄了一架之后三月份又会发生变化。

二是立刻催人紧急落实,下面的知县谁敢不落实谁就他娘的死,你不死老子就要死,虽然老子没有杀你的权力,但杀你,至少老子还有活的希望。

现在是头猪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赵长贤的脑袋的画面又开始在知府们的脑海中飘荡起来。

不久之后,一场高压式的狂喷在整个北直隶上演了。

知府们开始像打了鸡血一样狂喷下面的知县,甚至直接在衙门里大骂:他妈的谁敢再扯犊子全部去死!

第195章朕不管,把反对的人全部揪出来!

至于顺天府现在到底死了多少人,是没有一个准确说法的。

这事只能等顺天府府尹自己去统计了。

崇祯这桌子掀得完全就是只管杀不管埋的。

二月二十六日,保定府府衙。

崇祯起床,穿好衣服,下面的人已经将早餐准备好。

正在用早餐的时候,骆养性从外面走进来:“陛下,前方传来消息。”

他手中有一份密封的军报。

崇祯接过来,拆开一看,顿时笑起来,目光明亮,显得有几分激动:“好!干得漂亮!”

他左手一把握住桌案上的天子剑,右手抓了几个馒头飞快吃完,又喝了一大杯水,便站起来:“走!回京!”

卢象升也连忙拿了几个馒头塞进嘴巴里,跟在崇祯后面。

“卢象升,你怎么不问朕这密报里是什么内容?”

“回禀陛下,陛下没有跟臣说,臣不敢多问。”

崇祯转身看着他,笑道:“你在朕面前也不必太过小心谨慎,朕不是那种拘泥小节的人,朕既然敢破格提拔你,就是对你的绝对信任!”卢象升道:“多谢陛下对臣的信任,臣时刻铭记在心,臣之所以如此,是担心自己骄躁膨胀,臣至今未立半寸之功,幸得陛下圣宠,已是愧不敢当,更当心怀若谷,为陛下分忧。”

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以后有的是机会立功,朕等着你!”

崇祯这人的性格是带着一些匪气的,做事喜欢打破常规来玩。

倒是张之极和他很像,卢象升是一个很憨厚老实的人,从历史上他打仗的方式就能看出来,他经常喜欢带头冲在最前面。

“朕告诉你这里面的内容,顺天府十县造反乡绅地主多达60户!牵扯人数高达3000多人,御林卫杀了两百六十五人,虎贲卫杀死了三百四十五人!六十户地主员外都已经抓捕,正在送往京城的路上!还有四个知县都参与进来!”

卢象升和骆养性一听,心头都是一震。

这事情闹得也太大了吧!

卢象升紧跟着崇祯后面,担忧道:“陛下,这事情闹大了,怕是不好收场。”

“怕什么!朕就是要越多越参与进来越好!”

说话间,已经走出了知府衙门,翻身上马,崇祯杀气森森道:“这些事全部都要暴露出来,朕就是要一次性将顺天府阻挡新政的障碍全部扫清,让脑袋多落一点,用鲜血来给朕的新政祭旗!”

“陛下心中有大乾坤,臣等自愧不如。”

“你们都记住了,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臣等铭记于心!”

崇祯带着人飞奔出城,刚出城,知府孙浩然便回来了。

他连忙翻身下马道:“臣参见陛下!”

“你回来了,如何?”

“启奏陛下,保定府每一个甲里都在修建大明日报报社,请陛下查阅。”

“朕就不查阅了,朝廷会派人来查阅的,若是真的,你做的不错,朕会赏你。”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不敢言赏。”

“行了,朕回京师了。”

“恭送圣驾。”

崇祯带着锦衣卫和天雄军一路离开了保定府,飞快往北京的方向去了。

“陛下,咱们不去真定府了吗?”

“不去了,如果顺天府那么多颗脑袋还不能让北直隶的知府、知县们看清楚形式,朕就把他们全砍了也不迟!”

当天晚上,崇祯抵达北京。

此时此刻的京师,风声鹤唳,人心晃动。

一听说皇帝快到了,不少官员都跑到永定门外恭候圣驾,其实是围堵圣驾。

最近这大半个月御林卫和虎贲卫在顺天府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看来已经完全失控了,就和一群土匪强盗没有任何区别。

当官员们看见一队人马快速靠近,都按捺不住了,结果冲上去一看,丫的是卢象升带着一批人回来了,却是没有见到皇帝。

韩爌斥责道:“卢象升,你竟敢使用天子銮驾,是要造反吗!”

田尔耕崇祯 &张骏文的内容分享,了解更多完本小说,就上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