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见汇文-展现真实之美

探索苏婉清周以安的苏婉清周以安奇幻:苏婉清周以安最新篇章,立刻开启!

苏婉清周以安 的主角是苏婉清周以安,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宫斗宅斗小说,由作者周以安编写,这本书辞藻华美,文采斐然,本文的内容概括是:婉清周身的血液汇聚在脑顶,胸腔里怒气翻滚,她很清楚太皇太后的用意,周家这一辈只有佳宁一个女孩,家中长辈无一不疼爱,哥哥弟弟们更是宠着她顺着她,周家上下皆会倾尽全力呵护佳宁一生。

封面

《苏婉清周以安》精彩章节试读

婉清周身的血液汇聚在脑顶,胸腔里怒气翻滚,她很清楚太皇太后的用意,周家这一辈只有佳宁一个女孩,家中长辈无一不疼爱,哥哥弟弟们更是宠着她顺着她,周家上下皆会倾尽全力呵护佳宁一生。如果佳宁嫁到邹家,为了佳宁活的安稳富足,周家也会想方设法为邹家周全,但凭什么?凭什么为了邹家的长盛不衰,就要牺牲佳宁的一生?

景阳兴趣寥寥的点头,佳宁眼眸发光,拍着小手高兴道:“还要穿漂亮的裙子,像画里的仙女一样,披上长长的披帛。”

景阳看着后面朗声大笑的景泰,嘴角轻轻一勾,看向佳宁朗声道:“大哥说,他也愿意给你当一天妹妹,他最喜欢穿漂亮的裙子。”

“真的吗?”佳宁两眼放光的看向景泰。

景泰还没说话,景阳就问道:“大哥不想让佳宁欢喜吗?”

景泰拒绝的话被堵了回去,看着佳宁亮晶晶的眼眸,他不忍妹妹再伤心,便动作僵硬的点了点头。

佳宁一改之前的沮丧,浑身散发着欢快劲,片刻也等不了,拉着两个哥哥的手回了屋,好在还知道顾忌哥哥们的颜面,让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全出去了,她摆摆手让景泰和景阳坐下来等着,她跑到内室翻箱倒柜找好看的衣裳,抱出去摆在桌子上,再将整个妆奁拿出去,看着两个深深皱着眉头的哥哥,佳宁笑的像偷吃了蜜糖的松鼠:“谁先来?”

“大哥最年长,定然大哥先来。”景阳先发制人。

景泰看着‘懂事’的弟弟,真想揍他一顿让他知道尊敬兄长。

佳宁拿着木梳子跑到景泰身后,伸了伸手,却碰不到景泰的头顶,便眨巴着大眼睛央求道:“大哥,你坐在地毯上好不好?”

景泰深深的叹口气,认命的站起身,撩起衣袍坐在地毯上,生无可恋的撸下束发的头带,舍下脸面哄妹妹高兴。

佳宁搓了搓手,拿着木梳子去梳景泰的头发,但她只在铜镜里见过嬷嬷给她梳头发,从未自己动手试过,下手便没有轻重,梳子揪扯的景泰头皮发疼,景泰一忍再忍,然后被妹妹拽掉了一缕黑发。

佳宁看着景泰用手捂着头,再看着梳子上乌黑的头发,她懵了片刻,连忙向景泰道歉,之后将梳子放在桌子上,只用手指顺着景泰的头发,然后一转一提摁在景泰的头顶上方,急声喊景阳:“二哥,快将珠花递给我。”

景阳在妆奁里随便捡了一只珠花递过去,佳宁接过来簪在景泰的头发上,她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放下手正想拍掌叫好,就看见珠花下的发髻骤然散开,景泰的头发四分五散支棱在空中。

景阳老神在在的表情裂了缝,嘴角一弯再也不忍住哈哈笑起来。

景泰闭了闭眼睛,默念‘是亲妹妹,是亲弟弟,不能生气。’

“我重来。”佳宁撸了撸袖子,取下珠花,连带着拔了景泰几根头发,将珠花放在桌子上,拿起...“二哥,你不要笑。”佳宁气鼓鼓道:“为我梳头的嬷嬷就是这样做的。”

景阳忍笑忍得极其辛苦,景泰看过去,哼道:“臭小子,你等着,一会儿就是你。”

“大哥你别动。”佳宁皱着秀气的小眉头,认真的将景泰的头发分成好几股,每一股都绕了好几个圈,分别簪了珠花,她左右看了看,很有成就感:“真好看,大哥你快去照镜子。”

景泰顶着满头珠花站起身,闭着眼睛照了下铜镜,他实在不想自戳双目。

“二哥,到你了。”佳宁朝景阳招了招手,景阳视死如归的走过去,收获了一头的珠翠。

梳了发髻,就要穿漂亮的裙子,佳宁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在景泰与景阳面前比划,为景泰挑选了绣着蝴蝶的衣裙,可惜景泰比她高太多,她的衣裳景泰穿不进去,佳宁只好拿着裙子惋惜道:“大哥好可怜。”

一点也不可怜,景泰在内心欢呼庆祝自己长得高。

还好,景阳的个头与佳宁差不多,穿了好几套漂亮的裙子,满足了佳宁装扮妹妹的愿望。

佳宁牵着景阳的手,哄着他坐下喝茶,拍拍他的小脑袋道:“妹妹乖。”

突然,丫鬟婆子们向周以安请安的声音在屋外响起,景泰与景阳蹭的一下站起来,慌忙找地方躲,佳宁已经开心的去迎接周以安。

丫鬟推开门,周以安走进来,佳宁上前抱着周以安的腿,仰着头开心道:“父亲,我有妹妹了。”

周以安摸着她的小脑袋,柔声问:“妹妹在哪里?”

“我带你去看。”佳宁握着父亲的手指,拉着他走到屏风后,正看见脸红如血的景泰与景阳在拽满头的珠花。

“你的妹妹们真好看。”周以安笑弯了眼眸。

第182章太皇太后宣召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日子就过的飞快。

景辰与景浩学会了走路,最喜欢的事就是跟在佳宁后面当小尾巴,老太太每次看见都要开怀大笑,佳宁就扑在老太太怀里,小嘴甜如蜜:“太祖母笑起来最慈和,太祖母要多笑笑,佳宁最喜欢太祖母了。”

“太祖母也最喜欢佳宁。”老太太疼爱的摸摸佳宁的小脸蛋,心里熨帖极了。

自从婉清生下双生子,老太太每日含饴弄孙,饭进的香觉睡的好,精气神看着比前几年还要好。

婉清拿着手帕擦了擦景辰与景浩脑门上的汗水,让奶娘们带走喂些茶水,她望着佳宁,含笑道:“陪弟弟们玩了这么久,佳宁辛苦了。”

佳宁依偎在老太太怀里,笑的可爱娇俏:“母亲给我个奖励好不好?”

婉清嘴角含笑:“除了不去家学,其他的可以说来听听。”

佳宁眼里的光消失了,她转过身抱着老太太,叹气道:“做小孩子好难,每日都要读书,还要跟着嬷嬷学规矩,好想快快长大啊。”

老太太摇头失笑,温声道:“读书是为了明智明理,学规矩是为了言行得体,佳宁要好好学。”佳宁用小脑袋蹭了蹭老太太的胳膊,闷闷不乐的嗯了声。

“不过,一口吃不成胖子,佳宁还小,慢慢学便是。”老太太看见曾孙女怏怏的模样就心疼,连忙哄着佳宁:“况且,劳逸结合方得长久,佳宁今天就开开心心的玩,下午不用和嬷嬷学规矩了。”

“太好了。”佳宁很容易满足,高兴的跑到老太太身后帮老太太捶背:“谢谢太祖母。”

“佳宁捶的真好。”老太太夸了两声,便让邹嬷嬷带着佳宁去暖阁里和景辰与景浩玩了:“记得炭火烧足些,他们刚闹出了一身的汗,莫要着了凉。”

邹嬷嬷笑着应下,牵着佳宁去了暖阁里。

老太太看向婉清,温声道:“今天早上太后宣你进宫所为何事?”

婉清走到老太太跟前,悄声道:“太皇太后身体有恙。”

这些年,太后宣婉清进宫的次数比大太太多,一些重要的事情皆是通过在婉清掌心写字来传递的。

“这一日还是到来了。”老太太叹口气:“以安那边怎么样了?”

婉清抿了抿唇,轻声道:“相公说,一切有他,让祖母和母亲安心。”

太皇太后这些年对周家一直是恩赏有加,但最后的关头,他们要做两手准备,绝不能成为别人刀俎下的鱼肉。

周以安已经在禁军中安插了几十名心腹,目的是在紧要时刻护住太后与皇上,且他在西郊大营七年,有一大半的兵力在他掌控之下,若发生宫变,周家已做好了准备迎战。

但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禁军八千多人一直在太皇太后手中,且去年五月,太皇太后将禁军统领换成了邹家人,如今整个皇宫都在太皇太后的控制之中。

几十人对八千多人,想要第一时间护住太后和皇上并不容易,但这却是周以安在皇宫中安插心腹的极限了。

其实,只要太皇太后在薨逝前肯将皇权交给太后,邹家继续效忠皇上,无论宗室子嗣多么虎视眈眈,周家都能确保皇上的江山安稳。

然而,太皇太后是如何想的呢?为了邹家能昌盛不衰,除了为皇上定下皇后,她还会下哪一步棋?

这个未知的因素犹如一把利剑悬在头顶上空,令太后与周家众人皆不能心安。

老太太眼里是挥之不去的担忧:“期盼一切顺利吧。”

婉清轻轻点了点头,心里隐隐有几丝不安,以太皇太后的手段,只怕不会轻易放权。

周家众人的担心很快便有了答案,一个月后,太皇太后宣婉清进宫觐见。

邹嬷嬷悄悄塞了个鼓鼓的荷包给传旨的太监,老太太含笑道:“我这孙媳妇年轻不懂事,不如让我与她一起进宫觐见太皇太后,也免得她冲撞了贵人。”

太监将荷包收进袖筒里,恭声道:“太皇太后只宣了定国将军夫人一人,咱家也是有心无力,老太太您莫怪罪。”

老太太心里一紧,面上却不显,温声道:“不敢,不敢,还请小大人稍等片刻。”

太监恭声道:“还望定国将军夫人快一些。”

婉清道了谢,扶着老太太进屋,命紫玉去拿命妇的服饰,对老太太温声道:“祖母放心,孙媳定谨言慎行。”

“太皇太后为什么只宣召你一人?”大太太急的转圈,直觉有坏事发生:“现在派人去西郊大营通知以安,一去一回也得一个时辰,这可怎么办才好?”

老太太看向婉清,柔声交代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回来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商讨。”

婉清点点头,到内室换了...到了宁康宫时,太皇太后正在喝药,婉清垂首恭敬的走上前,跪下向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万福金安。”

“起。”太皇太后朝婉清招了招手:“过来哀家身边坐。”

李嬷嬷搬了一个绣凳放在床榻前请婉清坐下,婉清谢过恩坐在太皇太后的床榻前,太皇太后含笑道:“不用紧张,哀家这几日无趣的很,就想叫你来陪哀家说说话。”

婉清恭声道:“臣妇荣幸之至。”

“不说这些虚话。”太皇太后拍拍婉清的手,温声道:“哀家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你莫要辜负哀家的心意便好。”

“臣妇不敢。”婉清心里的不安渐渐放大。

这时,一个宫女进来禀告:“禀太皇太后,太后娘娘求见。”

太皇太后啧了一声,对宫女道:“去告诉太后,哀家不是老虎,不吃人,让她安心的回去吧。”

宫女领命而去,太皇太后失笑道:“哀家这把老骨头,即将入土的人了,怎么在你们眼中还成了可怕的老虎?”

“臣妇不敢。”婉清敛下眼眸:“太皇太后您万寿无疆。”

第183章赐婚

“你这孩子,如今还没有五年前有趣。”太皇太后拍拍婉清的手,柔声道:“是不是这几年被规矩禁锢住了?哀家还是喜欢你之前的模样,果敢有计谋,到哀家跟前说哭就能掉眼泪,在宫里敢为他人不敢为之事,实在是勇气可嘉,哀家看着就欢喜。”

婉清心里一紧,连忙跪下:“望太皇太后恕罪。”

“哀家是在夸你。”太皇太后微微皱眉,让李嬷嬷将婉清扶起来,她叹道:“果然人的年龄越大,牵挂越多,越小心了,哀家寻常的一句夸奖,到了你们耳朵里、心里就成了另一种含义。”

婉清抿了抿唇,她清楚重头戏要来了,只是不知是什么事情值得太皇太后铺垫这么多?

“不过这也在所难免,你们这些小辈如今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自然要事事为孩子们考虑,生怕惹了祸事殃及骨肉血亲,这是情理之中。”太皇太后笑着道:“你是个有福气的,为周家生了四个嫡子一个嫡女,膝下有五个孩子,必然更加小心谨慎,哀家不怪你。”

婉清恭声道谢,袖子下的手掌紧紧攥紧,太皇太后一直在说牵挂和孩子,她究竟意在何为?“哀家见过你的大儿子,其他四个孩子还未见过,听说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太皇太后的语气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尤其是你的女儿,叫佳宁对吗?可爱乖巧,人见人夸,连哀家都有所耳闻,你什么时候带进宫来让哀家瞧瞧?”

婉清恭敬道:“臣妇女儿顽劣,恐扰了太皇太后的清净。”

“哀家就喜欢热闹。”太皇太后眼眸一闪,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柔声道:“这么好的孩子,哀家很喜欢,就让哀家亲自给你女儿指个婚,可好?”

婉清一瞬间浑身冰凉,她起身跪在太皇太后的床榻前,涩声道:“臣妇感念太皇太后的关心,只是臣妇女儿今年方五岁,还是个淘气的孩童,实在当不起太皇太后亲自指婚。”

“周苏氏,你连问都不问哀家将你的女儿指给谁,就要一口回绝哀家,是认为哀家心怀不善吗?”太皇太后声音微冷。

婉清心里酸涩难忍:“臣妇不敢。”

太皇太后向李嬷嬷使了个眼色,李嬷嬷上前扶起婉清,笑着道:“定国将军夫人不要辜负了太皇太后的好意,太皇太后疼爱小辈,定会为贵府的大姑娘指一个一等一的好儿郎。”

“不仅是一等一的好儿郎,而且你们两家知根知底,你听了一定乐意。”太皇太后换上慈和的笑脸:“是哀家的亲侄孙,与你交好的邹家老二媳妇的大儿子,邹家的大公子邹昱昊,你定然见过,那孩子是个懂事知礼上进的好孩子。如何,这样的家世品性可配的上你家大姑娘?”

婉清十指的指尖深深陷进掌心中,这不是太皇太后指婚的儿郎好不好的问题,是佳宁才五岁,她只想让她开心畅快的过一辈子,而不是无论将来她喜不喜欢,她都要被太皇太后的懿旨困在邹家一生。

“臣妇感念太皇太后的心意。”婉清垂下眼眸低声道:“但臣妇女儿生性散漫顽劣,不堪为国公府的宗妇,还望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这是明明白白拒绝了,太皇太后嘴角的笑容缓缓消失不见,眼眸逐渐发冷,她挥了挥手,李嬷嬷会意领着宫女嬷嬷退出宫殿,太皇太后向后依靠在软枕上,寒声道:“哀家自知大限将至,但太后从未涉政,不懂朝事,皇上年幼无法亲政,故为保社稷安宁,哀家近日会在宗室王爷中选一位任命为监国的皇叔,让他在哀家百年之后,执掌天下生杀大权,帮皇上处理朝政。”

太皇太后在用皇上的皇位安稳来威胁她,婉清抿了抿唇,心中发寒,声音却很恭敬:“太皇太后的决断定是为天下黎民苍生着想,为皇上的江山稳固思虑,臣妇不懂朝政不敢妄言。”

“该说的你都说了,还有什么不敢妄言的?”太皇太后冷笑道:“周苏氏,你猜猜在哀家心中,是邹家重要,是皇上的皇位重要,还是天下黎民重要?”

完结小说苏婉清周以安全文阅读,全书语言流畅,自然洒脱,是一本不错的小伙。

相关推荐